沈陽開展大數據監督,進而推進監督體系和治理體系建設的初衷是什么?取得了哪些成效?下一步還有哪些設想和打算?
王冬石:公開是最好的監督,大數據監督的最大威力就是公開。我們運用大數據監督,把項目、資金、物資、決策、權力全部曬在陽光下,在民政、人防、發改、科技等39個領域,發現疑似問題超過700萬個,查實率基本都在85%以上...
為有效實現紀檢監察工作的高質量發展,沈陽市紀委監委把大數據理念和技術深度植入紀檢監察工作,開發建設沈陽正風肅紀大數據監督平臺,將監督植入權力運行全過程,努力實現主動監督、精準監督、全覆蓋監督、高質量監督,...
如何破解主動監督這一難題,把監督這個基本職責、第一職責真正地挺起來、立起來,是紀檢監察機關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。沈陽市紀委監委對標中央要求,堅持問題導向,持續探索和嘗試,從2017年8月開展正風肅紀監督,...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,一個重要手段就是發揮輿論監督包括互聯網監督作用。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進一步明確,建立權力運行可查詢、可追溯的反饋機制,加強信息...
當前,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提高精準監督能力是一個現實而緊迫的課題。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,就是提高運用互聯網、大數據等開展監督的能力。我們常說,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,大數據使得“陽光”普照,更有智慧,更加...
更多 |
王冬石:公開是最好的監督,大數據監督的最大威力就是公開。我們運用大數據監督,把項目、資金、物資、決策、權力全部曬在陽光下,在民政、人防、發改、科技等39個領域,發現疑似問題超過700萬個,查實率基本都在85%以上...
呂鳳軍:通過今天的參觀學習,感到很震撼,很受啟發,很受鼓舞。大數據監督平臺運用科技手段,使我們的監督工作直達監督事項的源頭,實現了監督工作的全覆蓋,無死角,進一步增強了監督工作的深度、廣度和力度,對于正風...
么家偉:大數據監督是運用大數據信息化技術,圍繞權力運行主動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,它為紀委監委主動監督精準監督搭建了新平臺。我們從沈陽市2346家單位獲取各類數據70億條。比如在民政領域通過大數據比對,發現大量死亡...